UID719
注册时间2007-12-19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5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魏婕 蒋政 北京报道
克日,各种线上买菜“攻略”“指南”在网上流传,“送货到家”业务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井喷式增长。除了生鲜电商,线下商超也纷纷通过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或开通自营微信小步伐等方式开展到家业务。而在大众关心的“能否当天到”“蔬菜水果种类是否齐全”背后,则反映了差别平台运营模式、能力的差异。订单激增之下,哪些模式的上风渐渐凸显,哪种模式又袒露出了短板?一场关于模式的竞赛正在举行。
“现在生鲜到家赛道不但有电商,大卖场、社区超市也参与了进来,这对于零售企业打磨到家能力、培养消耗者线上购买习惯会有所助益,这一赛道的竞争也会更加猛烈。”新零售专家云阳子表现,此次高压状态也是对于前置仓、店仓一体、小店等差别生鲜到家流派的验证。“订单激增,对于平台的履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履约不充实,服务质量降落,会影响到平台的口碑。”
到家需求井喷
当下,消耗者更倾向于选择“送货到家”服务,给商超的线上贩卖带来激增。
《中国谋划报》记者统计发现,除夕至正月初三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贩卖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0%,水果和蔬菜均增长达200%;步步高上线“小步到家”服务,首批覆盖湖南长沙西区27个社区;逐日优鲜近期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300%。
而在繁茂的需求之下,能否维持之前的配送及服务标准,实现充足稳固的供应,成为查验平台供应链能力、模式效率的关键指标,也体现了差别平台谋划模式、运作逻辑的差异。
“我们的果蔬菜是来于产地的,而产地员不,加上面积的封村和封路带来了运输和物流的困难。”逐日优鲜商品中台负责人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磨练每个公司的供应链基本功和磨练商品团队基本功的时间。“目前运输和物流问题已基本解决,在连续派线采购员到产地,增加直采的基地,保证更多的供应量。”
苏宁方面表现:“菜场商品需要提前加工,供应商需要有人手包装,有的时间供应商有货,但是供应商春节期间只有个别人在留守,需要临时调派人。以是苏宁在月朔就开始找供应商协商,但还是无法保证量,又找了几个供应商,增加供应能力。”
记者打开苏宁小店APP发现,生鲜类产品共有3个入口,分别是时令蔬菜、家乐福-时令蔬菜以及苏宁菜场,其中,家乐福、苏宁小店的生鲜类产品标有“1小时达”,苏宁菜场的生鲜类产品均为“明日自提”。
“苏宁小店本身离社区比较近,用户自提较为方便,而且预订模式会淘汰生鲜的损耗,不外有些苏宁小店的店内会自己备一些蔬菜水果,这部门商品可以享受1小时送达的小店服务。”苏宁方面表现,按照苏宁的战略规划,家乐福的生鲜是到家业务,苏宁菜场是自提业务,预订下单后到就近的苏宁小店自提。
而在特殊状态下,一些线下商超也对到家业务做出了调解。早在2018年4月就已经推出了到家服务的步步高,通过步步高自有小步伐Better购和接入美团、京东、饿了么品级三方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定位选择3公里范围内的门店,自行下单再选择送货上门或者门店自提。“而疫情暴发之后,订单的暴增和配送职员淘汰,原有的到家业务感受到了配送压力。”步步高方面表现,在此背景下,步步高推出“小步到家”业务,以小区为单位下单,不受地理位置影响,用户直接在微信群里下单,步步高启用自有物流配送,订单从仓库直送社区,由于全部货品都是从仓库直送,不会出现缺货的情况。
“到家业务的基本功包括流量、产品、信息系统、物流及配送到家能力等。对于临时开通到家业务的企业而言,假如没有办法引流,就容易形成摆设,而店改仓又涉及到职员构造架构、园地、信息系统等调解,需要做好充实的准备。”联商网高级顾问王国平分析称。
“受到疫情的影响,纵然超市门店和配送满负荷运转,仍无法满意激增的配送需求。”与物美深度互助,共享供应链的多点表现,特殊时期用特殊办法,为了淘汰拣货时间,多点推出标准化产品组合“菜肉组合装”,团结物美、麦德龙举行工厂作业,不颠末门店,直接从仓库送到家,有菜肉、菜肉奶、菜肉米等多种套餐,代价从99元到466元。而为了缓解运力紧张,多点推出了“实时达、次日达、1~2日发货”三种配送时效。
“今年春节期间人们利用APP线上买菜的需求激增,远远超过盒马的服务能力。只管盒马紧急调配人力,取消休假、与其他企业临时“共享员工”,仍无法满意居高不下的线上需求。盒马鲜生方面表现,目前,盒马的线上服务能力已经规复到了春节前的80%。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共享员工’将连续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大量空缺岗位又将出现。根据预估,当前天下盒马工作岗位缺口在1万人以上。加上拓店规划,整年人才需求预计在3万人左右。”2月12日,盒马公布启动2020年的首批招聘计划,面向全社会、2020届应届生开放3万个岗位。
头部效应显现
“生鲜电商的发展也进入了优胜劣汰阶段,部门地域性玩家和小规模玩家出现了负增长,而头部玩家则增长强劲,流量进一步会合。”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Q4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陈诉》,2019年第四季度,逐日优鲜月活达1152万人,增幅为43.9%,盒马鲜生增幅排名第二,为17.3%。根据Mob研究院陈诉,2020年1月22日~2月6日,京东到家日活突破100万人,全平台贩卖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盒马、叮咚买菜日活双双突破40万人。
“我们千个前置仓在春节不打烊期间重要为户提供的还是供给侧能,我们以为在这个窗期下供给侧的稳固,商品和物流服务的稳固,才是现在鲜到家企业应该去解决的问题。”逐日优鲜方面表现,依附天下的前置仓体系,逐日优鲜保障了春节及疫情期间的实时达服务,目前仍旧在天下范围内给户提供两时的极速达的配送体验。
“在订单忽然暴增的情况下,对于平台而言,供应链以及配送是最关键的两个问题。传统超市的供应链相对稳固,但是订单处理惩罚能力、配送能力跟不上;电商平台在供应链以及配送两方面都是挑战。”零售专家、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司理胡春才指出,许多电商平台“需要定点抢购,否则许多蔬菜就买不到了”这种情况,重要问题在于前端的供应链无法满意发作式的增长,而传统超市由于店仓一体,订单分解效率比较低,只能通过给顾客增加限定,筛选掉一些顾客,来保证履约。
“散装的菜、肉这些商品,店里其实是不缺的,但尴尬之处在于,到家商品必须是标准化包装的,而可以或许供应这种标准化包装商品的厂家非常少。”多点Dmall合资人刘桂海表现。
“3C家电等产品,前端的供应链已经是高度产业化,很容易宁静台对接,电商本身又有本钱上风,很容易实现发作式增长。而生鲜电商的前端是农业,没有高度产业化,很难形成本钱上风。只能一点点地去整合农业企业,形成上风之后慢慢去滚雪球,打造本钱上风。”胡春才指出。
“上游则出现农产品滞销,导致种植业同步受疫情影响,市场出现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目前已有部门地方政府主动网络农产品滞销信息,寻求与平台对接。”王国平指出,这种长期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通过这次疫情实现天下性跨地域买通,为以后平台真正实现天下化布局举行了铺垫。具有供应链上风、配奉上风的企业在各自领域都将独树一帜。供应链能力弱、无法有效低沉履约本钱、无法持续服务好消耗者的企业有大概会渐渐被市场淘汰。
“疫情之下,许多零售企业或超市以为假如没有到家业务,会损失更多一些,但其实紧急上线到家业务,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很难从一样平常谋划或收益上取得回报,要将到家业务变为可以长期稳固下来的商业举动,其实是比较难的。”刘桂海指出,疫情会加速生存日用品到家服务的遍及,疫情竣事后,也一定会有许多原来不做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企业去思量发展到家到店一体的业务,现在就要思考怎么打好基础,才气不被淘汰。
(编辑:刘旺 校对:颜京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