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天,暨南大学“青春暨忆·缘聚蒙古包———蒙古包重建基金启动仪式”在暨南大学南校区举行。来自内地和港澳的千余名校友、学校师生齐聚暨南园。 “我为蒙古包添砖加瓦”众筹活动已于2016年4月11日开展,截至5月5日,蒙古包重建基金已收到海内外暨南人捐赠金额500余万元,逾2000人参与了本次捐赠。 据校友回忆,当时的蒙古包白天是饭堂,到了周末晚上,饭桌板凳一推,音响喇叭一放,蒙古包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学生们“绝妙的舞厅”。 根据规划,2018年9月,集聚海内外校友和全校师生之力重建的蒙古包,将重新矗立在南校区。 名词解释 蒙古包是暨南大学1961年动工兴建的学生食堂,1962年竣工交付使用。上世纪80年代末因扩建需要被拆除,在原地兴建邵逸夫体育馆。这4座蒙古包,是当年暨南园中最有魅力和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从1962年启用至1988年,在这27年间,蒙古包不仅是学生食堂,也是学生活动、文化汇聚的重要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