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动脉硬化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狭窄。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引 起心肌梗塞或脑梗塞。对于动脉已经硬化或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感到有工作压力的男性、45岁以上者、腰围与臀围比值过高者、容易生气者),需要在饮食上有 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以下“食战”术,在对抗动脉硬化中可取得不错的战绩。 
食战动脉硬化
战术1:控制油脂类型与数量 谋:人们对 每日膳食脂肪的摄入经历了从以“量”为主到“质与量”并重,且以“质”为主的转变。以往仅强调“每日摄入食用油不超过25克”,却忽略了食用油的种类。近 年来,国际营养学会提出了每日膳食脂肪(指膳食脂肪总量,并非仅指烹调油)的脂肪酸构成比概念,在“均衡”(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 酸=1:1:1)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意义,建议在限制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热比例。 略:推荐每周食用3次(相当于隔日1次)橄榄油,因其单不饱和脂肪酸(益于心血管疾病的物质)含量达80%以上,高于其他植物油,同时还含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角鲨烯、谷固醇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及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 此外,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也很重要。由于各种植物油具有特定的营养优势,如橄榄油、茶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亚麻子油等富含必需脂肪酸;花生油等耐高温能力强,交替食用上述食用油更易满足营养需求,并可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种油脂造成营养失衡。 战术2:严格限制反式脂肪酸 谋:反 式脂肪酸是植物油氢化过程的产物。一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成正比。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可进一步增加患心脏 病、糖尿病及腹型肥胖的风险。每日摄入10克以上的反式脂肪酸,9年后腰围平均增加7厘米,体重增加6~7千克。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干扰必需脂肪酸代 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并可诱发血栓形成,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略:反式 脂肪酸常见于奶油饼干、蛋糕、巧克力派、咖啡伴侣及反复高温煎、炸的食物中,部分雪糕也含有此成分。凡注明“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氢化棕榈 油”等食物均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有资料显示,各类油脂食物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如下:人造奶油7.1%~31.9%,起酥油10.3%~38.4%,油炸土 豆片19.5%,奶油面包9.3%,奶酪5.7%,人造黄油4.1%。从保护心脑血管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减少或禁食上述食物。 
战术3:避免高盐饮食 谋:高盐饮食在我国尤为突出,我国成人食盐每日摄入量为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每日5克)的2.4倍。 略:轻 度高血压患者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应超过4克;中度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应超过3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应 超过2克。除钠盐外,还应特别注意减少食物及调味品中的钠离子摄入,包括咸菜、豆瓣酱、腊肉和味精等。同时应注意增加钾离子的摄入(如香蕉、土豆、蘑菇 等),每日摄入量达到3.5克。 战术4: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谋:近年来,诸多证据显示,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控制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善结肠功能及缓解便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 略: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膳食纤维总摄入量为25~30克。因此,大量进食蔬菜和水果(绿叶蔬菜500克/天,水果300克/天)是必需的,同时提倡成人每日进食粗粮50~100克。 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 : 牛奶:含有一种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种皂甙的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激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大蒜:在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塞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经及脑溢血有一定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减肥和抗癌。 燕麦: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红薯: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 山楂: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 茶叶:有提神、强心、利尿、消腻和降脂之功。 海鱼:有降血脂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多食鱼者其血浆脂质降低。有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蜜橘:多吃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速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包括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