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回复: 20

[科学观察] 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应该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5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阴差阳错,买到了工业颜料;但是,官方通报中省略了一些关键细节,甚至有表述不清之处
1.webp


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以后,再没有新的官方消息。这并不是好事,因为官方通报后,公众的疑问仍然很多,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仍然在不断流失中。
我个人认为,官方通报的总体结论是可信的,即铅中毒的来源是幼儿园后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颜料。
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基于通报中已经交代了两个基本情况,“组织专业机构对食品留样、原材料、餐具、水、幼儿用品、教学器具以及室外土壤环境等223份样本进行检测。经检测,221份样本检验合格,培心幼儿园2份样本检验不合格。”
可以看出,一开始并没有特定怀疑对象,而是全面排查,在全面排查时,不可能就对特定数据造假。而且这些报告会一直存档保留,其他人也没有动机配合作假,所以结论总体可信。
有些人会说,那天水方面不是对幼儿园儿童血铅检测结果也做假吗?我先说我的判断:并不是天水医院或者天水疾控对检测结果造假,而是检测报告一直没给家长看,然后口头上“假传圣旨”编数据。
接着说,这个通报虽然总体结论可信,但是细节缺失太多,甚至一些关键细节的描述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首先是对于所谓的“彩绘颜料”到底是什么颜料,没有详细说明,导致了很多质疑。因为一般儿童使用的彩绘颜料不仅铅含量不高,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不太可能用它代替食用色素。
在全民福尔摩斯一番后,目前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添加的是工业颜料,也就是以铬酸铅为主要成分的一类颜料,这类颜料在电商平台上也以食用色素相同的名字(如柠檬黄)进行呈现,这类工业颜料的铅含量能高达50%,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的铅含量如此之高。
我在通报当天就作出这一判断,并建议家长应要求调查组去检测一下留样中铬的含量,如果有红色的颜料,还要检测一下汞的含量。
2.webp

更大的疑点在于,为什么一个幼儿园要去购买工业颜料加到食品中,这个想法到底是幼儿园负责人还是后厨提出来的?到底是无知还是坏?
我认为,幼儿园的主要动机只是想让食物颜色更鲜艳诱人,并不是为了“省钱”而买工业颜料,因为相对于坐牢的风险,省这么点钱不值得。
但不能说“省钱”在其中没有发挥作用——省钱是“顺其自然”发生的,如果在电商平台(尤其是砍一刀平台)购物,当你使用不那么精确的关键词搜索——比如“色素”,它会优先推那些便宜的产品,而工业颜料确实也相当便宜,有便宜的为什么要买贵的?如果采购人员不进行仔细区分和询问,就会把工业颜料买过来用了。
至于为什么会使用这么久,很可能是用了之后发现“增亮增色”效果棒棒的,就一直复购了。当然,这些细节需要公布详细购买记录才能确定。
为什么官方通报在这个关键地方会引发质疑?我认为,这源于其表述的不准确。先看原文:
“经侦查,朱某琳、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这里的“同意”,最早的措辞是“要求”,从这句修改可以看出,这个细节——不管是事实本身还是措辞,都让官方非常纠结。因为这里的表述会直接影响事实认定,进而影响到后面刑事责任如何划分。

3.webp


以常识来说,幼儿园负责人要求后厨人员购买工业颜料,这不太可能。再笨的人也知道,在食品中添加工业颜料是要坐牢的,而一个幼儿园投资几百万,犯不着为了省这么点钱毁掉一个幼儿园,甚至去坐牢。
之所以这么判断,也是基于两个辅助信息。一是在后续其他媒体的采访中,我看到孩子及家长,对其园长朱某琳及实控人李某芳的此前评价其实都不错,尤其是有一些孩子,跟这两位还很亲近,也喜欢她们。所以,我认为这两位负责人不可能主观上去害孩子。
另外,还有一个背景,甘肃省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全省餐饮单位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简单来说,这个工程就是就餐人员可以随时、直接看到后厨人员如何操作。所以,有些人质疑,为什么那个监控里的现场如此干净,工作人员为何穿戴这么整洁规范,因为都联网了,监管人员和负责人随时可以查看,当然现场要弄得规范。
4.webp

如果园方真的是有意投毒,怎么可能这么大大方方在监控视频下操作?更大的可能是,她们真的是当作食用色素在使用的。而监管人员即便来检查过,也没想到她们使用了工业颜料。家长偶尔去参观巡查,当然也不会想到。
谁能想到会发生这种蠢事呢?咱也没想到,对不对?
所以,背后的情况,大概率就是幼儿园负责人提出让后厨人员把食物做得漂亮,五颜六色,好吸引孩子——这便是一开始使用“要求”一词的由来,但是负责人并没有让后厨人员去买绘画颜料啊——既没有这个证据也没有这个动机!
所以官方通报觉得这么写不妥,又改了。
但是,这事显然也不是后厨人员主动操作的。后厨人员不是股东也不是园长亲戚,每个月领那么几千块钱,还操那个心?还主动去买工业颜料?当然不可能。无非是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后厨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上网去买“色素”,然后阴差阳错买到了工业颜料。
至于幼儿园负责人对后厨购买色素交待到什么程度,因为只是口头交待,没有书面证据,一切全凭口供,当然扯不清楚。
既然扯不清楚,暂时没法定论,然后这事说起来又比较曲折,通报又催得急,写稿的人绞尽脑汁,最后干脆进行了简化,就变成了一句模糊的“朱某琳、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
这里最不应该的是,把网购色素误买到了工业颜料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由此引发了很大猜测和质疑。(他们想的是尽快发通报稳住舆情,没想着细节中藏着魔鬼。)
应该说,这个表述太不专业。
话要说回来,这种愚蠢的操作为何干了三年而没有被暴露,仍然需要很多细节来确定,同时也说明了在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常识教育上确实有漏洞。
再说另外一个很大的质疑点,就是为何血铅检测为何两地不同?我前面已经说了,检测机构不太可能会对结果造假,风险太大,他们也犯不着背这个锅(虽然十多年前发生过这种事,但环境不同,这次是更上级主导的,明显瞒不过去)。所谓差异,是天水官方把天水疾控的检测结果“捂着”不给家长,捂的同时,有人“假传圣旨”,编数据去糊弄家长。
7月2日,这些孩子被幼儿园集中组织做过一次检测——注意,这次是官方组织,免费的),之前也有家长带孩子自费去天水二院做过检测,天水二院的检测结果和西安检测结果是接近的。
7月2号的集中检测是天水疾控负责的,检测结果到了7月3号已经出来了,并且送到甘肃省疾控去复核(媒体有报道)。
应该说,天水疾控的这一系列操作,都是按照程序来的,他们应该也获得了上百名学生铅中毒的结果,只是按规定需要再复核。这么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天水疾控在没有获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不能自行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5.webp

另一方面,不管是天水市还是甘肃省卫健委,在没有复核的情况下,也不会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所以,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从天水疾控流出一份检测报告原件。
但是,舆情又非常急迫。到了7月3号,家长们已经非常想知道检测结果了。这一天,当地政府去幼儿园组织了一次通报会,出席会议的有天水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医疗专家,这次会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稳定家长情绪,但是会上出现了一个大的bug,主席台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大多数孩子是正常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位官员可能是信口胡言,也可能是为了稳定家长情绪随口来这么一句,但是,对于前一天刚进行过集中检测的家长们,很容易理解成了“检测结果是正常的”。
6.webp


明明部分学生在天水二院的检测结果都不正常了,还能说正常?这不说瞎话吗?所以,很多家长扭头就去西安做检测了。
这里面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一天,有天水干部电话通知家长,称其孩子的血铅检验结果是正常的,且报了数字,幼儿园方面也告知家长一个有具体数字的检测结果,但是,这个数字有高有低(有些已经达到高血铅的值)。
这些具体的数字,到底是谁编的,是怎么来的,如今成了谜。
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方面冒充干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幼儿园方面主动编造数据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如果要编,不会编的数据有高有低。相反,地方官员为了稳住家长,是有编数据的动机的,因为他们想的是,能拖一会是一会,反正没有给检测报告,只是说一个数据,大不了到时再纠正。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恰恰是这种胡编数据,让当地的公信力损失殆尽。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对于当地那些基层干部,他们只是想尽快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公信力是公家的,不是他个人的,所以不是他首要考虑的。
至于为什么官方(卫健委)到现在也没有告知家长在天水集中检测的结果,那是因为从技术上来说,这个结果必然与西安的检测结果有差异。如果告知家长了,数据更高,家长更担心;数据更低,会引起家长和公众质疑。那不如不公布了。
所以,在通报中只讲总的血铅异常人数是233人,而不讲更具体的分类数据,也不说是哪些机构的检测结果,只说是“多家医疗机构检测结果”。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啊。以后大家不要只说“新闻学魅力时刻”,这不只是新闻机构的专利。
最后,我的一点小小建议是,在任何公共危机事件中,官方一定要充分重视信息沟通、风险交流,要充分相信当事人和公众,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妥善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少次生危害。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严重的投毒事件应该是国务院组织联合调查组直接深入调查,甘肃省及天水市政府回避,不干涉调查,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公众一个真实的明确的交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搜一下2006年甘肃麦积区的血铅事件,同个地方如今又爆出相同事件,而且不同地方检测出来的指标天差地别,再在地图上看看事件周边有哪些和铅有关的企业就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看到一条评论说:“受伤最厉害的肯定是吃饭最乖的那个宝宝”,差点哭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看孩子刚开始一上幼这个儿园的饮食情况去判断孩子接触含铅食物的直接长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幼儿园的老板,园长,和食堂的负责人不处决,绝对不能够平民愤。不要拖几年等风声过了大家都遗忘了在来处理这个事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真的太揪心了。父母拼尽全力想给孩子撑起一片天,可连最基本的健康都成了奢望,这种无力感太戳心窝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本该被呵护,却要承受这种伤害,想想都心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之前三鹿奶粉案的翻版,食品卫生迫在眉睫,尤其是儿童的饮食安全尤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在掩盖真像,谁在玩忽职守这些必须一查到底!不能光处理几个饭堂的就想不了了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回应我差点信啦。买色料,投入食品中,但凡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干,更重的是一个投资者,一个教师,他怎么可能没这一点常识?不符合逻辑。还有就是同样的孩子到西安检查数据和当地相差几十倍,真的是当地设备不行吗?如果真的当地医院设备不行,咱们就查下当地医院用的什么设备,哪个公司生产的,当初怎么采购进入了“严密,严格”的招标投标。如今的回应真的是不管网友信不信,什么逻辑都说的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01:54 , Processed in 0.21295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