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几年前,苹果强大的软件工程能力或许能轻松应对。但在席卷全球的 AI 浪潮下,苹果这位昔日的优等生,似乎有些手忙脚乱,被浪花拍得晕头转向。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Apple 智能」。那句为 iPhone 16 打出的「为 Apple 智能预备好」的标语,曾点燃多少用户的期待?
可眼看距离 iPhone 17 系列发布只剩 5 个月,「Apple 智能」在国内的落地依旧没有时间表。 如果说国行版 Apple 智能迟迟不上线,尚有监管因素可作解释,那么苹果曾大力宣传的 Siri 升级,其延迟显然揭露了苹果自身的问题。
从悄然下掉个性化 Siri 的广告片到将 iPhone 16 系列的主要宣传语从「迎接 Apple 智能」(Hello, Apple Intelligence)改为「为 Apple 智能而生」(Built for Apple Intelligence),再联系此前 AI 管理层的变动,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内部正在进行调整,试图应对当前的困局。
诚然,并非所有人都对手机上的 AI 功能趋之若鹜。但无法忽视的是,国产厂商早已在这条赛道上加速狂奔。从更聪明的照片编辑、更懂你的语音助手,到深度融合的生产力工具,国产手机的 AI 体验正逐渐渗透用户的日常。反观我们手中的 iPhone,唯一和智能沾一点边的 Siri 依旧停留在「人工智障」阶段。
短期内,苹果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或许还能让用户保持观望和耐心。但随着国产 AI 体验的不断精进,这份耐心还能支撑多久,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