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1

即使霸权动摇,美也要干预台海?美智库兵推24次,2结论、3条件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10 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美国知名智库疯狂推演台海冲突,得出两个结论,提出三个条件。1月9日,华盛顿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推出了最新报告,围绕所谓“2026台海有事”进行了多达24次兵推。我们先来看报告的核心内容,之后再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份报告。
2.jpg


报告的作者给出了两个主要结论和三个决定性的条件。首先,报告妄称,如果大陆武力攻台,将无法完成“占领台北”的目标。第二,报告认为,如果台海出现战事,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会损失惨重。报告想象了这样的场景,那就是美军潜艇、轰炸机和战斗机,在日本自卫队的增援下,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两栖舰队造成重创。报告作者宣称,虽然得到了长期发展,解放军依然面临跨海兵力投送的挑战,舰艇在面对空中导弹时,也存在脆弱性。
3.jpg


不过,报告也强调,美军的损失也将非常惨重。报告称,战争开始三个星期,就会有3200名美军战死,这相当于过去20年来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损失兵力的一半。如果美国选择直接介入台海冲突,那么就要做好准备,因为损失会直接危害到美国的全球地位,可能需要多年才能恢复。
4.jpg


这是报告的两个主要结论,我们再来看报告作者给出的“三个决定性条件”。报告称要想“保住”台湾,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台当局必须抵抗,并且能够建立滩头阵地,第二,美国必须能够利用在日本的军事基地,进行作战行动,第三,美国必须拥有远程反舰导弹,这样就可以“在远处”攻击解放军军舰。报告还特别强调,说“乌克兰模式”不适合台湾。所谓的“乌克兰模式”就是指等冲突发生后,美国与西方才开始提供军事援助。报告的作者说,一旦台海有战事,大陆将拦截所有货运,西方军事援助的延缓,只会增加大陆成功的机会。
对于这份报告我们应该怎么看?其实对于兵推的结果,我们不用太当真。美国智库掌握的情报有限,对于各方力量与意志的判断,也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偏差。事实上,决定战争结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偶然因素有的时候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就以眼下的俄乌冲突爆为例,很少有人预测到冲突会演变为今天的消耗战。就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情报部门还曾向国会递交了报告,当时给出的预测是俄军将在48小时“占领基辅”。
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份报告给出的政策建议,及其反映出的美国人的心理。这些年来,美国战略界关于改变对台“战略模糊”的呼声越来越大。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报告作者已经将美国直接介入台海冲突视为必然,甚至将日本的参与也纳入了推演。这也提醒我们,在台海问题上,一定要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进行部署。一旦台海有战事,不仅美西方将针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乃至封锁,美国、日本以及其他美国的亚太盟国,可能都会直接插手冲突。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实力和心理上的准备。
5.jpg


此外,报告还提出了很多降低美军干预成本的建议,比如提出要使用更小、更容易生存的船舰,同时要给台当局提供更简便的武器,发展成本更低的战机,减低战舰的造价等等。这也说明,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并不是对干预的成本不敏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强调美军要发展远程反舰导弹,这背后的主要考量,就是要减少美军人的战场伤亡。事实上,这次俄乌冲突也已经证明,只要美国没有人员伤亡,武器援助固然昂贵,但不会激起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对,美国人的“零伤亡”决定了,美国的干预可以持续更长时间。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需要做出更有针对性的部署。
6.jpg


事实上,近来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已经起到了显著作用,给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威慑。美国媒体彭博社1月7日的报道就指出,2022年美军舰穿过台湾海峡的次数降到4年来最低,在南海的航行行动6年来最少。可以看出,虽然美国政客、智库屡屡发表鹰派言论,但美军的行动却越来越谨慎。未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美国干预台海冲突的潜在成本只会不断提高,美国决策者也将被迫三思而后行。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军力的提升,不是要发动战争,而是要为和平争取更多机会。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5
发表于 2023-1-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9 13:45 , Processed in 0.13687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