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回复: 1

保险+养老社区模式迎来新规范!需满足六大条件,仅29家险企达标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5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 吕文琦
编辑 |
1月4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当下火热的“保险+养老社区”模式进行规范。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指出,目前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并提供对接保险产品。随着这类业务越来越多,监管部门有必要从经营资质、产品服务等方面予以规范,以此保证消费者养老钱的安全稳健性,保证保险产品对接养老服务的品质。这将有助于养老社区的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明确保险产品的监管要求。
《意见稿》首次为经营“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划定了门槛,明确满足六大条件的险企才有资格经营该项业务。
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充足率不低于120%;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公司治理评估结果C级及以上;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不低于第3档;在其他各类监管评级或监管评估中未触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形;连续四个季度责任准备金覆盖率100%;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界面新闻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以及《意见稿》中“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充足率不低于120%”、“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三项要求筛选人身险公司,目前仅有28家符合,如果算上2022年刚成立的国民养老,则有29家“过关”。
1.jpg


整理自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大量险企布局养老社区并与保险搭售,以求寻找保费规模的新增长点。然而业内对养老社区的承载能力有所担心,随着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建设能否跟上客户增长步伐,并兑现承诺的客户权益?
对于这一点,《意见稿》给出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应充分考虑影响养老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和客户入住需求的各种因素,建立测算模型,形成销售保险产品规模与养老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相匹配的约束机制,通过分类测算和压力测试,确定合理的规模区间。
为敦促险企切实履行义务,《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应充分测算销售产品与养老社区服务兑现可能出现的违约赔偿责任,计提违约风险准备金计入当期成本,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运营模式上,《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建设、租赁或合作等方式运营养老社区,养老社区应当独立运营,确保风险隔离。如果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建设方式运营养老社区的,应当以设立专业养老子公司的形式提供养老服务。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3
发表于 2023-1-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10:47 , Processed in 0.13727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