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回复: 1

美国援乌“爱国者”,遇到大麻烦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拜登政府近日批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被认为是美国对乌军援的一项重大突破,代表着美国开始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没等乌克兰庆祝多久,美国国会方面就泼来一盆冷水。
1.jpg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1月2日称,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提交的报告警告称,乌克兰别指望在2024年之前使用这种美国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之一。更糟糕的是,五角大楼至今没有确认援乌的“爱国者”系统从哪里来。由于担心从现役部队中抽调会直接影响美军当前的导弹防御能力,该报告还敦促美国议员进行审核。
报道称,尽管拜登政府已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但关于其细节问题一直含糊不清,如今正面临一系列广泛而现实的问题。
首先,是向乌克兰提供的“爱国者”系统从何而来?
“爱国者”系统先进归先进,但生产起来就没那么快了。由于五角大楼对于导弹防御的迫切需求,“爱国者”导弹的生产日程已经排满,乌克兰根本不可能拿到全新生产的“爱国者”系统。
国会研究服务处强调,目前还不清楚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具体来源,因此敦促议员进行审查。报告警告说:“送往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和相关拦截导弹可能来自美国军队的现役部队和库存。如果从作战部队,如美国中央司令部或印太司令部下属部队抽调,并转移到乌克兰,可能会在这些战区造成潜在风险。直接从美国本土抽调更不可行,因为这会阻碍美军的相关训练和现代化周期。”
2.jpg


这也不难理解。由于对“同等对手”越来越强大的导弹能力感到担忧,美国近年对于加强本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尤其上心。为此,2018年美军不顾国内外的各种批评声,坚持从中东抽调多套“爱国者”系统部署到其他地区,“以更好地应对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威胁”。至今美国太平洋要地关岛也没有部署“爱国者”系统,与美军相关反导系统数量不足有很大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拜登政府要“损己利人”、从美军部队里抽调“爱国者”系统援助乌克兰,显然会让国会大为光火。
其次,就算援助乌克兰一套“爱国者”,能有多大用?
报道提到,“爱国者”系统价格极其昂贵,单套全新生产的“爱国者”系统成本约为11亿美元,包括价值约4亿美元的发射系统和6.9亿美元的拦截导弹,平均每枚导弹的价格约为400万美元。相比之下,俄军大量使用的廉价自杀无人机成本仅数千美元,即便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成本也就100万美元左右。使用“爱国者”系统拦截这些目标,在成本上非常不划算。
3.jpg


袭击基辅的俄军自杀式无人机
更麻烦的是,考虑到美国每次批准对乌军援的价值总额通常就10亿美元左右,因此白宫虽然嘴上说得热闹,实际上总共也就批准援助乌克兰了一套“爱国者”系统。考虑到基辅城区面积约为827平方公里,“爱国者-3”的最大反导拦截距离为20-30公里,也就是说,美国提供的一套“爱国者”系统顶破天也就能勉强为乌克兰首都提供防空保护,对于整个俄乌冲突战局影响很小。
报道承认,“预计只有1套‘爱国者’系统将被运送到乌克兰,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它拦截俄罗斯飞行器和导弹效果的严重质疑,特别是考虑到该系统在其他战场上欠佳的战斗记录之后。”
此外,何时能交付更是遥遥无期。
虽然外界推测美国将在2023年上半年向乌克兰交付这套“爱国者”系统,但该报告提到,仅培训乌克兰维护人员就需要近1年的时间,“在乌克兰在当地拥有1套正常运作的‘爱国者’系统之前,还有很多学习工作要做。”
作为解决方案,此前有猜测称,美国或其他北约国家可能会在爱国者系统交付后,直接派现役军人提供维护和指导,但俄罗斯外交部声称,美国方面已经保证“美军不会为乌克兰的‘爱国者’基地派驻人员”。另一种可能是美国通过私人军事承包商提供相关操作服务,但考虑到这些雇佣兵没有美军官方身份,“俄罗斯瞄准这些阵地的顾虑会少得多”。
该报道承认,随着乌克兰防空导弹的迅速耗尽和将要交付的“爱国者”系统数量非常少,意味着它们只能提供极有限的防空保护,再加上“爱国者”导弹的固定部署模式,可能使这套系统在俄军打击勉强非常脆弱。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2
发表于 2023-1-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8:09 , Processed in 0.16574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