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回复: 1

新版兔年邮票被骂“阴间兔”,网友不满:跟“毒教材”一样地古怪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1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动画片,该片以兔子为主线,故事从兔子家——古代种花家的兴衰讲起,到兔子们打败秃子,和鹰酱斗争、毛熊对抗,痛击白象,再到后来历经磨难正在腾飞崛起等一系列事件。
1.jpg


也是因为这部动画片的普及,很多国人都认为兔子就代表“种花家”,兔子的形象,在国人心中也有了十分独特的地位。
明年就是兔年,喜欢集邮的人也对邮政将要发行的“兔票”颇为期待,近日,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图稿也公布了,但网友的反应却很愤怒。
2.jpg


先来说一下这套邮票,它是由我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执笔,一套共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第二枚名为“共圆共生”。
其中,第二枚邮票看起来并无不妥,反倒是有点喜庆的色彩。网友们争论最多的就是第一枚,此枚邮票被网友们骂惨了!
3.jpg


官方介绍中,是这样形容第一枚邮票的,“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
但是从网友的角度来看就是,“左手生死簿,右手判官笔,笑容诡异,形象邪魅”,还有网友形容,“它像是手持死亡笔记杀红了眼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4.jpg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此兔子形象并无不妥,艺术的创作本就应该是多样性的。但我看了大部分网友的评论,依然是吐槽的占大多数。
5.jpg


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对这套邮票的创作者黄永玉进行口诛笔伐,还扒出他的“央美”背景,将其跟此前教材插画事件中被骂的吴勇放在一起,认为其创作如此“诡异画风”的邮票是故意为之,是“日式邪恶审美”。
有网友直言,“就算是画蓝兔,也可以画可爱点,没道理开年第一套邮票就画得那么诡异 ,以为拿支笔就叫睿智?不符合大众审美,而且兔眼颜色也不科学。集了三十年邮票,就这张看起来最让人不舒适。”
6.jpg


确实,大众印象中兔子的形象都是温柔可爱的,但是在这枚邮票中,兔子的蓝肤色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血红色眼睛,还有那过分拟人化的双手,无一不透露着一些“诡异”,多少会让人感到违和和不安。
7.jpg


其实,网友有质疑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想在过年本应欢快的氛围下,见到一只毫无喜庆感,还透着诡异的“阴间兔”。
网上骂声一片,有人骂它丑,有人说它是“披着兔子外衣的老鼠”,有人将它跟虎年的“病虎”邮票做对比,也有人吐槽它跟清华美院的眯眯眼时装秀、人教版的“毒教材”一样地邪魅,那么这套邮票的设计者,老艺术家黄永玉真的是故意为之吗?
8.jpg


在我看来,网友口中所说的“黄永玉故意为之”的可能性不大,他挺冤的,理由如下:
一,
翻看黄永玉的介绍,现年已经98岁高龄的他,并非是一般的创作者。
要知道,发行于1980年的,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就是由他创作而成,其艺术成就和地位不言而喻,被誉为“画坛鬼才”
我想这也是邮政这一次请他出山执笔的原因之一,很有意义。
9.jpg


二,
黄永玉的画风历来以荒诞闻名,他最出名的就是讽刺漫画,并非是大众审美下的“好看”,这一点,我们从他的几幅往期作品也能看出来。
10.jpg


11.jpg


他以前画的一幅兔子画,毫无可爱可言。
12.jpg


包括他给自己画的90岁的自画像,滑稽搞怪,一点也不“好看”,但如此“奇葩”的画风,似乎又更符合他的风格。
13.jpg


三,
黄永玉确实是艺术大师,但大师的东西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一点需要明确。更何况,他的创作风格本就颇具个人特色。
我们可能欣赏不了这只蓝色的兔子,但也不要断章取义去攻击一位老艺术家,毕竟他的风格就是“怪诞中又有活力”。
14.jpg


但话说回来,即便老艺术家不是“故意为之,另有它意”,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枚邮票也确实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看着有点吓人。
艺术上可以追求百花齐放,可邮票面对是广大群众,如果脱离了大众审美,甚至是让人感到不适,犯了众怒,就着实需要深思了。
一张邮票能让人看了不适,能激起众人的不安和愤怒的情绪,究竟是大众太敏感脆弱了,还是艺术家们太脱离老百姓生活了?
15.jpg


我想,这个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起来没有输赢。但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此有争议的邮票是怎么过审的?
我们普通人尚且能一眼看出邮票的“问题”,见多识广的发行方的领导们会看不出来?
有人说是图稿没有经过审核,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邮政这么大的单位,发行一年中如此重要的邮票,不可能只看创作者的名气而不审核把关。
16.jpg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黑红也是红”,争议越大,曝光量就越大,相应的,此枚邮票的收藏价值就会越高。
毕竟艺术的事,没有绝对的美丑,全看个人审美,即便是最后真的“翻车”了,背锅的也只会是创作者。
至于赢家,我们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待这枚邮票,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2
发表于 2023-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11:41 , Processed in 0.17118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