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3|回复: 0

[分享] 苹果还未死心,三年前研发失败的产品,现在又要重新开始做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3-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苹果终于要重启AirPower项目了!
AirPowe是苹果的无线充电器,它可以同时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iPhone、AirPods以及Apple Watch三款设备举行无线充电。早在2017年9月13日,苹果就在iPhone X以及iPhone 8系列新品发布会中发布了这款产物,但本应在2018年年底上线Apple Store的它,效果苹果却在2019年3月30日忽然公布取消该项目。苹果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因无法满足硬件标准不得不公布取消,不外当时苹果仍然表示将“致力于推动无线充电的发展”。


好消息是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内部正在筹划重启对AirPower的开辟。消息人士Jon Prosser表示在取消AirPower无线充电器项目近一年时间后,苹果公司已经恢复了该项目的开辟,现在苹果工程师正在实验重新设计充电板所需要的充电线圈以更有效的办理充电发热的题目。同时,Jon Prosser还表示,现在相关产物的原型设计也正在制作中。


从2017年的初次表态开始算起,AirPower这个名字存在这个世界上也已经有近三年时间了,面临了一次项目取消,现在又再次重启,研发一款多设备无线充电器真的有那么难吗?答案是不难,但是按照苹果的标准来做却很难,在这三年时间里,固然苹果没有推出AirPower,但我们却看到了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第三方的多设备无线充电器。在功能性上,它们也实现了iPhone、AirPods以及Apple Watch三款设备同时充电。


但是假如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第三方无线充电器为Apple Watch充电是单独举行的,它们是在无线充电器上为Apple Watch额外设置了一个充电底座。也就是说,Apple Watch在这些第三方无线充电器上举行充电是要摆放在特定区域的,不可随意移动,因为适用于iPhone和AirPods的充电器并不适用于Apple Watch。而AirPower则不消面临这个题目,三款设备可在AirPower上随意摆放。


导致这一题目出现的原因在于三款设备利用了差异的充电协议,比如iPhone和AirPods利用的都是Qi协议,只要利用符合该协议的无线充电器即可对它们举行无线充电。而Apple Watch利用的固然也是Qi规范,但体系所用的却是苹果自有的私密协议,以是Apple Watch必须利用专用充电器才能举行充电,而且这个充电器也只能适用于Apple Watch,无法为别的产物举行无线充电。以是说到底还是苹果本身作,非要在Apple Watch上利用私密协议!


前面说道,在AirPower上,iPhone、AirPods、Apple Watch三款设备可随意摆放,这一点也正是导致苹果取消AirPower项目的告急原因。据Jon Prosser先容,苹果取消AirPower项目的告急原因就是原型机始终未能乐成对Apple Watch充电,因此最终宁愿放弃该项目也不肯推出不支持Apple Watch充电的AirPower。据了解,为了实现多设备随意摆放,当时苹果在AirPower内部设置了多达20个(最初为22个)感应线圈,随着线圈数目的增加,工作时充电器机身热量也会增加,而AirPower小巧的机身又无法塞下散热装置。


除此之外,AirPower内部的20个线圈并不是平铺摆放的,而是堆叠设计,因此苹果还需要办理20个线圈之间的干扰题目,因为线圈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干扰也会导致AirPower工作时出现供电过大发热或供电不敷的征象。这个题目可以办理,就是增大和增厚AirPower的机身段积,,然后重新摆放感应线圈,但是这显然不符合苹果审美。
综合来看,AirPower需要办理的题目有许多,包括兼容差异充电协议、发热、散热、线圈干扰等。既然有消息称苹果决定重启AirPower项目,那想必苹果应该是已经找到了办理题目办法,以是这款产物还优劣常值得等待的,毕竟不是每款多设备无线充电器都可以称之为AirPow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19 22:33 , Processed in 0.15480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