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80
注册时间2007-12-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5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较真要点: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迩来,社会上流传着“辽宁丹东、东港、庄河发作甲肝,与海鲜有关”的消息,甚至流传着一份医药公司的关照,请公司员工及家属临时不要食用海鲜产物。三地疾控中央都已发布声明否认“发作甲肝”。比如丹东卫生部门称:固然病例数相比于前5年的同时期略有上升,但病例间无关联,没有明显的聚集性,所以排除“点源流传”。
不外,很多网友照旧很好奇甲肝和海鲜到底有什么关系?甲肝感染为什么出现?公众又应该怎样自我保护呢?下面来一一剖析。
一、甲肝的根本特征
甲肝是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肝脏。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流传;未感染者摄入了由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过的食物或水。被感染之后,甲肝一般埋伏2到4周才发病,典范症状有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尿液出现茶色等等。
甲肝会使人衰弱,不外不会造成慢性肝病,绝大部门能完全康复而且获得终生免疫,只有很少一部门会引发致命的重型肝炎。对于没有得过甲肝的人,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二、海鲜类食品是流传甲肝的主力军,导致过多起疫情
甲肝属于偶发性疾病,在世界各地盛行,有循环复发的趋势。下面是美国疾控中央统计的一部门食物污染导致的甲肝发作,其中有覆盆子、生菜、草莓、葱、西红柿等。
海鲜类食品是流传甲肝的主力军,导致过多起疫情。
其中,1988年上海甲肝大发作,感染人数达30万,缘故原由就是食用了被污染的带有甲肝病毒的不洁毛蚶。
三、为什么海鲜容易携带和流传甲肝病毒?
跟其他病毒相比,甲肝病毒的存活本领照旧比较强的。在室温下,它们在粪便中存活30天之后依然可能具有感染本领。
所以,假如人群被感染,他们排出的粪便会携带着病毒进入天然水体。介贝类的水生动物(如蠔、蚬、扇贝等有壳的水生动物)通过滤除海水的方法来摄取食物,也因此会富集水中的病毒。导致上海甲肝大盛行的不洁毛蚶,就是由于其养殖水域情况受到大量人畜粪便的污染,吸附力极强的毛蚶将甲肝病毒聚集在体内。
各类介贝类海鲜,比如甲壳类的虾和蟹,腹足类的鲍鱼,双壳类的牡蛎、蛤、贻贝、扇贝,以及头足类的鱿鱼,都可能携带甲肝病毒。
而海鲜之所以容易流传甲肝,除了它们自己更容易由于污水感染从而携带病毒之外,还跟人们的食用习惯有关。很多时间,人们为了追求“生鲜”,并不会把海鲜充实加热就食用。上海人吃毛蚶,习惯用开水烫一下就吃,完全不会做熟。
四、海鲜还能吃吗?
固然疾控部门对“甲肝盛行”举行了澄清,但甲肝病例毕竟确实存在着——这意味着,我们的情况中存在着甲肝病毒。作为“容易流传甲肝病毒”的海鲜,还能不能吃呢?
基于政府发布的信息,甲肝病例只是零星出现,阐明甲肝病毒病没有大规模存在。据此推测,携带甲肝病毒的海鲜产物也只是一小部门。海产物是否被污染,更取决于水体是否被污染。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和超市,对于进货渠道有更好的掌控,遇到被污染食材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
更紧张的是,即便是携带甲肝病毒的海鲜,只要留意利用规范,食用前彻底加热熟透,那么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被感染。香港卫生防护中央的建议是:软体介贝类水产动物应加热至内部温度达摄氏90度并维持90秒。最好在烹煮前往除外壳,因外壳拦阻热力渗透,否则,在摄氏100度的沸水中烹煮至外壳打开,然后再煮3至5分钟。应弃掉烹煮后外壳仍未打开的介贝类水产动物。
在实际利用中,处理食物时应遵从食物安全五要点,即夺目选择(选择安全的原质料)、保持清洁(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生熟分开(分开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彻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以预防由食物流传的疾病。
想了解更多内容?微信搜索“腾讯较真辟谣”小步伐,点击“问答”举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侪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