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回复: 0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于去年11月出现,变异一直在发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2-2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41000nwwi0w04uf7rtdti.jpg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独家全部,授权深圳市腾讯盘算机体系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财经》记者 孙爱民
编辑/王小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经两个多月,人们对罪魁病毒的认知还非常有限。
2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学者通过对39条新冠病毒(SARS-CoV-2)序列进行研究,发现病毒可能出现在2019年11月左右。这一结论与学术界和官方以为的最早病例出现的时间符合:卫生部分与疾控体系普遍承认第一例病例发生于2019年12月8日,《柳叶刀》的一篇论文则以为是2019年12月1日。
对38个病毒毒株进行基因序列比力后,研究职员发现从疫情发生至今,病毒虽在变异,但厘革不大。
研究职员发现了 117处变异,变异位点没有聚集性,相对匀称地分布在整个基因组,这表明现在的突变,尚未出现特殊“激进”的变异之处。
该研究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网络首发,由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防护三级(P3)实行室副主任张宝传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完成。
环球多支研究团队,正在试图攻克新冠病毒。来自浙江、北京、湖北武汉等的多个P3实行室,正进行活体病毒的相干研究。
尽管病毒的基因组在疫情发生后很快被分析,基因组特性正被一层层揭晓,但这些特性还难以解释病毒为何具有强传播力。而病毒出现的时间,以及是否有中央宿主、感染源是什么、流行症是否会一直存在,也都是谜。这些题目,同样是解开新冠病毒强传播力的钥匙暗码。
“说真话,我们仍旧不知道病毒来自哪里”
谁是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至今没有消息,有人乃至已灰心地预测,会像SARS第一例患者的追寻一样,无疾而终。
从第一例患者,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倒推病毒的由来、探求感染源。以中国疾控中央为主要参加单元的论文,普遍将2019年12月8日作为此次疫情第一例患者的住院时间,这也是武汉市卫健委等官方承认的时间点。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则将一例2019年12月1日住院的病例,作为疫情的第一例患者。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通过病毒基因组的特性,来推测病毒出现的时间。张宝研究团队,应用进化时间信号分析软件TempEst,分析当前基因组数据,然后进行了tMRCA(最近共同祖先出现时间)分析。
按照上述思路,遴选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子参数,将其采样时间2020年1月23日作为第0天,研究者终极推算新冠病毒出现的时间为此前38.9天到119.3天,即2019年9月23日到2019年12月15日之间。“按照模子盘算,病毒出现时间为1月23日往前均匀73天,95%可信区间是38到113天。所以,2019年11月10日是均匀值。”张宝对《财经》记者分析。
“病毒开始在2019年11月份出现”,这一推算与《科学》杂志的一篇报道符合。
1月24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黄朝林等人,在《柳叶刀》上在线发表的论文,对最初感染的41个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41例患者中有27例曾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并将2019年12月1日的病例作为此次疫情的最早病例。
两天后,《科学》杂志因此撰文援引美国乔治敦大学流行症学专家Daniel Lucey的说法:假如12月1日出现首个病例,也确实没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袒露史,思量到匿伏期的因素,这个人很可能是在11月就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是先被带入市场,然后才被带出市场的”。
不过,曹彬在担当《科学》采访时称,“说真话,我们仍旧不知道病毒来自哪里”。
变异一直在发生,未产生全新毒株
新冠病毒发生两个多月,停止2月24日18时,仅中国便有77000多例确诊患者。公众担心病毒是否在快速变异,会不会杀伤力更强。近期的多项研究,可扫除此种担忧。
张宝的研究团队,将38株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力研究后发现:核苷酸之间厘革差异非常小,以最早测定的序列为参考,共计有117处变异,变异位点没有聚集性,相对匀称地分布整个基因组。
香港研究者发现,从香港患者身上检测出来的毒株,与武汉患者毒株相比,只差6个核苷酸。
核苷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控制病毒的复制和决定病毒特性。整个SARS-CoV-2有3万核苷酸,现在有6个突变,只占极小的比例。
2月19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郁文彬等学者,在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发表的论文表现:研究者在对93个新冠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数据研究后发现,病毒基因组没有发生重组事件,93个基因组之间有120个核苷酸发生了突变,占序列长度的0.41%,这些突变匀称分散在10个编码区。
研究者的结论是,新冠病毒基因组尚未发生重组事件是一个好消息,也就是说不会产生全新的病毒毒株。
事实上,病毒的变异一直都在发生。新冠病毒是RNA病毒。“RNA病毒跟人的基因不一样,在复制过程中没有校准机制。”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央一名研究职员告诉《财经》记者。
从进化角度来说,病毒的进化要对自身有利,把自己变得更“毒”,会把宿主杀光,自己也无处藏身,倒霉于繁衍。但传播速率更快,显然是SARS-CoV-2的利器。
有学者提示,在疫情两个月后,要鉴戒新冠病毒传播进程的加快。
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与中山大门生命科学学院传授吴仲义,在《国家科学批评》撰文指出:2003年SARS疫情期间,病毒在开始的两个月早期较慢传播后,进入了中期加快阶段。研究者提示:SARS病毒进化的第一阶段恰好是两个月,此次疫情“最坏的可能性是,履历了两个月的‘慢进化’模式之后,2019-nCoV‘探索’出了进化的途径,开始蠢蠢欲动。”
新冠病毒的传播力远超SARS病毒,尽管病毒基因组很快被破译,国表里多篇论文也显现了基因组特性,但这些特性还难以解释新冠病的强传播力。
2月15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ason S.McLellan研究组进行合作,使用冷冻电镜技能分析发现,SARS-CoV-2和SARS病毒的S蛋白具有雷同的功能性宿主细胞ACE2,但前者的ACE2胞外域吸引力,比SARS病毒高出10—20倍。
这仅仅是病毒传播力强解释的一方面。整个传播环节,包罗病毒的入侵、脱壳、RNA转录合成、蛋白质翻译组装、病毒成熟、释放,都决定了传播能力。传播力强,说明病毒在人间具有很好的顺应性,大概是时间改变我们周边的环境和自身的行为了。
“1月22日后的病毒序列均来自国外”
新冠病毒是否在人群中持续进化?假如答案是否定的,病毒没有快速变异,对于抵抗疫情是个定心丸。
病毒传播力的厘革,与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厘革相干,这种厘革的跟踪,须要科学家对疫情差别阶段、差别地域的病毒序列进行比对研究。然而,这一工作的开展正受到停滞。
“停止2020年2月10日,环球共有55条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公开辟布,其中1月22日从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险些全部来自中国。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源于境外。”蒲慕明院士与吴仲义传授在上述批评中指出,“数据背景的断层,使我们很难在时间与地理上找到一连的规律”。
首个将新冠病毒的序列公布在virological.org网站,供环球研究者共享的,是中国疾控中央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传授张永振的团队。他们在北京时间1月11日上午提交了序列。virological网站是一个病毒学、流行症学公开论坛。
“尽管张永振团队提交的序列,没有样品收集日期,但他所做的贡献非常大,序列分析的非常好。”张宝说,序列提交好坏常紧张的,相当于原始数据,是分析病毒变异进化、特性等工作的底子源泉,富足多的序列对于科学研究至关紧张,“数据的质量,也好坏常关键的,好比:样品的收集的日期、病人的地点,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病人疾病的状态等。”
然而,据知恋人士透露,张永振地点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央P3实行室,在1月12日便迎来有关部分的调查,并在1月13日关停整顿。该实行室在提交了整改报告之后,未得到明确回复。“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原由,但一切都发生在基因序列公开之后的第二天。重新申请活病毒的培养等相干的研究,也无法得到审批。”一位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央工作职员说。
“对于活病毒的培养,好比跟踪病毒变异相干的研究,须要P3实行室得到羁系部分的答应。而他们实行室由于还处于整顿期间,现在只能做一些临床检测。”上述实行室的一名合作方告诉《财经》记者。
该实行室关停的缘故原由是什么,在整顿后何时可以开展相干的试验工作?停止发稿,上海市卫健委未予回应。
17年前的SARS疫情防控,可为此次疫情控制提供参考。但条件是须要更多的病毒基因组研究、序列发布,以便科学家对比这两种病毒,了解它们进化动态的差异。
正如蒲慕明院士与吴仲义传授在批评文章中所言:“鉴于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选择不公开病毒相干的数据是有悖科研道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22 01:05 , Processed in 0.18969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